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

讓十指動一動~手作分享




  不同於坊間的塑膠玩具,簡單、樸素的玩偶,可以提供孩子自然的感官體驗,也更能激發孩子豐富的想像空間;大人生命能量創作出來的手作玩具,不僅極具藝術創造性,也讓孩子更真實地感受愛的關懷與溫暖的傳遞。

  經由手指詩謠進入手作的世界,透過雙手的意志力,變換出一件件蘊藏愛及喜悅的手作物,讓我們一起來經驗手作奇妙的旅程。

聚會時間
2010 10/21 、 11/18 、 12/16 、 2011 1/20
(週四) 9:00 ~ 11:30 am


聚會地點

向光喜悅教室: 平鎮市南京路268-1號1樓


洽詢電話
0968496108


收費方式
隨喜 (另:材料費視課程需要而訂)
* 請自備:棒針、羊毛毛線 (相同粗細)、毛線針、羊毛或木棉、剪刀、針線。


聚會內容

毛線編織:球


window star
油紙灯
手指編


  
  歡迎大家一起來打打毛線、分享育兒經、聊聊生活趣事及個人成長經驗,親手製作溫暖、可愛的人偶與小動物,分享您的喜悅!

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

意外的訪客

在我們屋子旁邊,有塊綠色草地,這是孩子的伊甸園,在這裡他們可以爬樹、玩水、抓蟲子、青蛙… ;讓孩子打赤腳在草地上玩耍、奔跑,是我們喜歡的生活方式,心裡描繪著韓國草綠草茵茵的樣貌,童年的快樂時光彷彿又再一一重現。

堅持自然栽種、不噴農藥、不施肥,對種植花木草地而言並不難,但要維持很漂亮的韓國草地是一項挑戰。雖然聽過BD農法的演講,知道長期種植單一物種會使土壤貧瘠,但吹毛求疵的個性還是容不得一點點雜草冒出來。每隔一小陣子,就要坐在草地上拔除雜草,多種雜草對我來說都很簡單,但對於走莖發達的三葉酢醬草卻是愈拔愈多;後來銅錢草也加入了令人頭痛的行列。

曾經我把雜草看作自己的情緒、信念、舊有模式,只要挖到一處根部,順著走莖可以把整株酢醬草和銅錢草移除,而我好似有所獲地沾沾自喜,然而忙碌了一整個早上或下午,再回顧草地,怎麼跟還沒拔之前差不多呀!幾次下來,我不禁困惑起來…

今年年初看了木村阿公的「這一生,至少當一次傻瓜」之後,我們決定要讓雜草恣意地生長,讓雜草來耕土,看看草地會變成什麼模樣…

今天夏天意外地來了幾位訪客…
樂的我們全家大小笑呵呵~



草地並沒有被酢醬草和銅錢草完全佔領,除了多許多雜草外,還多了許多守護大地的精靈。

2010年8月13日 星期五

我不吃這一口

手作聚會進入六月份,在此時間正值春夏節氣交替之際,乍暖還寒的氣候讓人感受深刻;個性較外顯的孩子也開始燥了起來。

今天點心時間,宏和媽媽為了一口香瓜鬧得不開心,鬧得彆扭索性嚎啕大哭起來,瞭解緣由後,在媽媽的同意下,我將大哭的宏帶到外面去走一走。一邊走著走著,我突然靈機一動,嘴裡開始述說著:從前從前在森林裡有一隻好可愛好可愛的小松鼠,有一天牠的一位好朋友小白兔帶著好吃的胡蘿蔔來拜訪牠,小松鼠一看胡蘿蔔感覺好像很好吃,就吃了一口,一吃到嘴巴裡,小松鼠才知道原來這是牠不喜歡的味道,可是看著小白兔吃的樣子好像很好吃呀!但小松鼠就是不喜歡,小松鼠好想把嘴裡那一口胡蘿蔔吐出來,可是這一口胡蘿蔔裡有著許多小白兔的愛心呀!
於是小松鼠把嘴裡的胡蘿蔔,慢慢地咬、慢慢地咀嚼著,突然間牠發覺其實胡蘿蔔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吃,只是剛放進嘴裡的那一剎那讓牠感覺不喜歡,所以讓牠很想吐掉,很快地小白兔將胡蘿蔔吃完了,小白兔很開心地告訴小松鼠:今天我帶來的胡蘿蔔你似乎不太喜歡,可是我覺得你好棒喔!你不但沒有吐出來,還含在嘴裡慢慢地咬、慢慢地品味,最後吞下去了,你真的進步好多,對於不喜歡的食物還可以吃一口,真的很棒。
小松鼠聽了露出微笑,開心地說:對於沒吃過的食物,我至少會嘗試去吃一口,謝謝你今天跟我一起分享胡蘿蔔。

在述說著故事的同時,宏的心情漸穩定下來,繞了一小圈,帶著宏回聚會場地,時間彷彿回到了事件發生前的那一刻,宏回到了遊戲團體,開心地玩了起來。

聚會近尾聲時,我利用一點點時間和宏媽聊起剛才在外面說的故事,對於這樣的處理方式,只見宏媽眼神亮了起來,我也欣慰能協助這對母子找到另一個溝通的出口,與彼此的心更接近一點點。

修畢三年的華德福師資培訓課程,在教養課題上,我並不比其他新手媽媽拿手,許多親子間的對待也是透過和家中這對寶貝兒女的實作而有所體悟;在孩子的行為背後,常隱藏著他某種內在需要被引導或平衡的部份,而點點滴滴的需求在生活中都會以行為、情緒透露出來,在充斥著許多制約的大環境當中長大的我,往往在理解孩子之前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規範,你要… ,你不行… ;在規範孩子的片刻,不能放下的是孩子的行為,還是衝撞到自己內在某些信念而不願放手?

我明白在這過程裡沒有「一定… 」的答案,也沒有「一定不可以… 」的否定句,那麼就允許自己有個柔軟的空間,也讓這個柔軟度在言語間展現,讓「可以」替代「一定要」,「沒有」替代「不行、不可以」,包容著許多的允許,同時帶著不成為孩子過渡依賴的覺知,跳出成人甚或母親角色的框架,成為孩子成長的伴侶。

2010年5月30日 星期日

天神的眼睛與曼陀羅




四月20日第三次手作聚會進行天神的眼睛編織。天神的眼睛源於墨西哥,在墨西哥的文化裡它是一種復活節的象徵,其顏色的組合千變萬化而其中的神秘藏在顏色的組合當中。它常出現在教室的角落佈置或季節桌上,廣義而言,它有看顧及照護的含意在。

天神的眼睛其多樣性很容易取悅年幼的孩子,孩子非常容易從中獲得滿足,通常大班的孩子已有能力完成這作品。


聚會中大家編織天神的眼睛快樂的模樣。

聚會開始前我不經意看到牆上曼陀羅的相片,靈機一動也許天神的眼睛可以像曼陀羅一樣。於是在聚會後拿起四支竹筷,憑著感覺,用羊毛線繞呀繞,曼陀羅式的天神眼睛於是出現了。





若妳有興趣也來試試看!

* 附註:輪圓是中心個性的前兆;是心靈深處的核心;事事與它相關,事事由它安排,它本身就是精神活力的泉源。精神活力的中心點恰如每一個有機體,後者不論環境為何,往往被迫呈現凸顯本質特色的形式;而前者則總在難以抗拒的衝力或驅策力下,顯現個人的真貌。這一中心點稱不上是自我 (ego),充其量只能說是本質我 (self) 罷了。
簡言之,曼陀羅的涵義就是實現其本質之物,它源自於一股內在衝動而產生的,輪圓的精神意象可以適時展現特殊的治療力量。

2010年5月29日 星期六

小地精備課插曲


小地精是秋冬時節在地底下,守護大地、守護種子寶寶的小精靈。

這次聚會要帶大家做棒針娃娃──「小地精」,第一次看見小地精就對它情有獨鍾。在所有的毛線織偶當中,我對小地精的喜愛程度遠遠超越其它的玩偶,我喜歡小地精可愛的模樣,也喜歡在小地精身上、帽子和披風之間玩配色遊戲;我也喜歡將編織小地精的喜悅,分享出去傳達給週遭的親朋好友們;小地精在我心裡的地位猶如家裡的一份子,它守護著我的家園,也讓我在情緒上有個訴說的出口。

細數著小地精完成的作品,前前後後多達三十餘個;原以為面對一個最熟悉的作品,要將它帶到教學的第一線,應該是駕輕就熟、輕鬆不費力才是;可是當我思索著要如何帶給媽媽們時,我竟然異常地緊張,我不斷地看著自己出來的針法、細數手上作品的排數,一次又一次,唯恐出了差錯;過去分享小地精的針法已有相當多次的經驗,但從未有這樣的緊張情緒。

一個最熟悉的作品,在精神層面被我視為家裡的一份子,卻突然讓我感到陌生,喜愛的心情沒有絲毫改變,感覺它在傳遞著某項訊息。是因為自己太過喜愛,所以在分享出去的片刻有了期待的心情?我想起師訓期間Ben老師曾說過一句話:「平常表現溫順的孩子,他需要更多的關愛。」然而現實生活裡,溫順乖巧的孩子卻容易被忽略,而且經常背負著過多的期待。

突然間,我驚覺原來一直以來,我以為自己很有意識在做的毛線偶,卻是經常處於無意識狀態;我將意識帶回小地精上,對於毛線編織小地精,我是否也投注了過多的期待?這熟悉的朋友也在引領著我更清楚認識我自己。

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. 完美的


聚會進行至今已將近兩個月,媽媽們陸陸續續將完成的作品帶來。有的媽媽做小雞時,不小心變成了小鳥;有的將球放在小提籃裡帶來,好幸福的一顆小球有溫暖的小家;有的沒將尾線收起來,就讓孩子拿著帶線的小球快樂地賞玩;幾位媽媽在展示作品時,顯得靦腆,有一點沒有自信地問著:這樣子對嗎?我仔細端看媽媽手上的作品,經常會發自內心地讚嘆:妳做得好漂亮,很棒吔!

對話中不忘提醒媽媽們:只要自己喜歡,孩子喜歡,它就是一件完美而且獨一無二的作品。媽媽常會因我的鼓舞而信心大增。

每一件手中的玩偶因著個人手感及特質,在編織著自己綿密的思緒及韻律節奏之間,加入許多愛的傳遞,輕輕柔柔地透入溫暖,傳達給遇見的每一位個體及孩子。

在華德福教育理念中,強調孩子身旁的成人們,讓孩子看到大人工作的樣子,如:手作、做家事、烹飪、園藝、木工…,孩子會從中感受到大人工作時的情感、意念及態度,從中模仿並學習在自己的工作與遊戲當中全然及專注。在每一件作品裡,我看見許多媽媽們的用心經由意志力傳達了出來,手作玩偶就像是我們的孩子一樣,點點滴滴地織就著許許多多的用心,也將愛孩子的情感更緊密地編織在一起。

故事是我和孩子之間的橋樑


第四次手作聚會,最受孩子歡迎的偶劇故事,我嘗試將故事桌改換在地板上呈現,除了讓媽媽們知道偶劇故事可以多面貌呈現之外,我也想透過坐在地板上的故事分享來拉近和孩子們之間的距離。

果然如我預期的,孩子聽故事時離我更近了;到了第五次聚會聽故事時間,孩子們就坐在我的裙襬周圍,我帶著驚訝、面帶微笑地看著每一個孩子,純真的孩子們全都回應給我燦爛的微笑,這一笑滋養了我,讓我更清楚知道孩子們內在對故事的渴求及喜愛,並沒有因為三個星期重覆著同一個故事而有絲毫改變。


面對孩子的近距離,我在講故事前,運用「阿公的帽子」手指謠,透過阿公的手說:「請大家往後坐一點點,讓故事精靈出來陪伴我們。」孩子們都非常配合地向後坐。孩子們專注聽故事的神情,是我述說相同故事,重新賦予故事新生命的動力。

感謝這群大天使及小天使們的陪伴,妳們穩定地相伴,讓我在過程中學習、體悟了許多,也讓愛的能量在彼此之間流動著,同時也支持我願意付出更多的心力來準備偶劇故事、豐富聚會的內容。